装修要花多少钱?
《合同法》第十二条明确,合同需包含当事人信息、标的、数量、质量等八项基础条款。在装修合同中,这些条款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石:
• 当事人信息:必须写明委托方(业主)与被委托方(装修公司)的全称、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、详细住址与联系电话。曾有业主因合同仅写 “XX 装修队”,维权时连责任主体都难以确定。
• 标的与质量:详细描述装修范围,如 “XX 小区 X 栋 X 单元 X 室,含客厅、卧室等全屋墙面地面装修”;质量标准要具体,例如 “墙面腻子平整度误差≤2mm,采用立邦金装五合一乳胶漆”。
建设部《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》进一步细化了装修合同的特殊要求:
• 工期与进度:明确标注开工与竣工日期,如 “2024 年 8 月 1 日开工,2024 年 11 月 1 日竣工”,并约定延期责任,比如 “每延期一日,按合同总价 0.3% 赔偿”。
• 价款与支付:采用 “固定总价 + 变更签证” 模式,约定付款节点,如 “签订合同付 30%,水电验收付 30%,泥木工程验收付 25%,竣工验收付 10%,质保金 5%”。
• 保修条款:依据规定,水电工程保修 5 年,其他工程保修 2 年,合同中要写明保修范围、响应时间,如 “接到报修后 24 小时内上门”。
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出的家庭居室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,堪称 “合同避坑指南”。它不仅涵盖上述所有必备条款,还对材料品牌、工艺标准、违约责任等进行了细化。例如,材料条款会要求注明 “蒙娜丽莎瓷砖,型号 FD208002,800×800mm,优等品”;争议解决条款明确 “双方协商不成,提交 XX 仲裁委员会仲裁”。使用该文本,既能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规定,又能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纠纷。
签订装修合同不是走形式,而是为装修工程上一份 “保险”。从法律规定的基础条款,到行业专属的核心条款,再到权威示范文本的指导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装修的质量与业主的权益。装修前,务必对照这些要点,仔细审查合同,让新家装修之路更顺畅。